在化工、矿山、油气等存在爆炸性危险环境的工业领域中,
防爆照明灯作为保障作业安全的核心设备,其正常运行对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设备一旦出现故障,不仅会显著降低生产效率,更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。针对企业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防爆照明灯不亮、亮度异常等技术问题,本文基于设备运行原理与故障机理,系统梳理了一套科学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,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。
1. 灯具无输出故障诊断与修复
故障诊断的首要环节是对供电系统进行检测。通过排查电源插座通断状态、线路连接完整性,重点关注开关闭合程度及接线端子紧固状态,此类因接触不良导致的故障,可通过重新插拔电源插头、加固接线端子予以解决。若供电系统检测正常,则需对光源组件进行深度检测。当前主流
防爆照明灯多采用 LED 光源或气体放电光源,若出现灯泡发黑、LED 灯珠失效等现象,应严格遵循电气安全操作规程,在断电状态下更换符合防爆标准的同型号光源模块。
2. 光照强度衰减问题分析与处理
光照强度异常的故障诊断需遵循由表及里的原则。首先,应考虑光学系统的清洁度,在粉尘、油污等污染物富集的危险作业环境中,灯罩表面的污染物会显著降低透光率,采用干燥清洁布或专用光学清洁剂进行表面处理,可有效恢复光照性能。若清洁处理后光照强度仍未达标,则需对驱动电源系统进行检测。通过专业仪器测定驱动电源的输出电压稳定性及驱动模块老化程度,由具备防爆电气资质的专业人员更换适配的防爆型驱动电源,避免因非专业操作破坏设备防爆结构。
3. 间歇性闪烁故障排查与修复
灯具闪烁故障的核心原因为电气连接不稳定。需严格遵循防爆设备操作规范,开启防爆接线盒进行内部线路检测。重点检查导线连接的紧固性,排查是否存在虚接、氧化等接触不良现象。针对松动的接线端子进行加固处理,对氧化部位采用砂纸打磨恢复金属光泽,重建可靠电气连接。同时,应持续监测设备运行环境参数,避免设备在超温、高湿等极端条件下长期运行,并建立定期巡检制度,重点检查防爆接合面的完整性,从环境控制与预防性维护层面降低故障发生率。
企业在处理
防爆照明灯故障时,应严格遵循先易后难、由表及里的系统性诊断流程,多数常规故障可通过规范操作实现自主修复。对于涉及防爆外壳损坏等复杂故障,必须委托具备资质的生产厂家进行专业维修,确保设备修复后符合国家防爆安全标准。通过选用优质防爆照明设备,结合科学的日常维护与故障诊断体系,方能实现设备的长效安全运行,为工业生产筑牢安全防线。